星期日,在餐廳吃早餐,看到一家五口:父、母、兩個女兒(雙胞胎)、一個兒子。孩子大概是五至七歲年紀,都是健康而乖巧的。

母親說:「現在默書。」兩個女孩子馬上順從地拿出紙筆,穩穩地坐好寫字。而男孩則完全坐不住,一會兒跳下椅子圍著餐桌走來走去,一會兒又站在椅子上居高臨下,有時去看看女孩們寫什麼,有時走出餐廳外的空地逛,又隨時跟母親說話、吸引她的注意力。

雖然如此,男孩個子小,不吵,滿臉笑容蠻可愛的,並不構成騷擾。而母親,亦從來沒有要求男孩坐好,而是容忍著他一切跟女兒截然不同的行為。兩個女孩也不以為罕,認為自己的聽話和循規蹈矩是理所當然的,而弟弟的坐不定和隨心所欲也是理所當然的。

至於那個父親呢?一直在看手機。所有孩子的照顧、情緒交流、以及女兒默書等所有,都是妻子一個人的事,與他無關。當然,他也不是一個完全抽離的父親;當食物來到的時候,他也會幫孩子切肉、遞碟子、倒飲料,見大家都有東西吃,便深感自己的責任已經完成了,馬上又一頭栽在手機裡,繼續維持他精神上一部份單身的身份。

在旁人的眼中,這也是一個經典的模範家庭吧。

現今回頭一看,社會傳統上對於男女的不公平,實在是根深蒂固。女性一定是全心全意投入照顧家庭;而男性,無論是所謂多好的「超級爸爸」,卻總是理所當然地保留了一部分屬於自己的自由生活,從來沒有打算跟女性投入同等份量的精神和心機;這跟是否雙職家庭、女人有沒有工作養家,完全沒關係。

為什麼會這樣的呢?看看這對父母親你就明白了。他們對待兒子和女兒的不同態度和要求,讓女孩子覺得自己順從乖巧、討人歡心是天經地義的。而男孩子從小就被容許自由自在、跳出框框、並以自己為中心。男孩搗蛋不守規矩,會輕易地被父母和週圍的人原諒;而女孩壓根兒根本沒有想過要離開自己的座位。

這對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、和以身作則樹立的榜樣,正是要把女兒培育成將來的這個母親、毫無意識地包攬家中所有事務細活、並不覺得受了委屈;也正是要把兒子培養成將來這個父親、理所當然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、投入最少而仍可以擁有家庭樂;然把父權社會的不公允,永遠延續下去。

 

相關文章
作家•許嫣•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