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好友生眼瘡,右上眼皮紅腫有硬粒,俗稱「眼挑針」。別人笑她一定是偷窺人洗澡,因為大家都聽說過,生眼挑針是因為「看到不應該看的東西」。

當然只是說笑。現代人知識廣博,均明白用不潔的手揉眼睛,加上分泌失調等因素,會導致眼皮脂線急性化膿炎腫。

小時候,父母長輩常掛在口邊的「醫學知識」,大多都很無厘頭。相信大家聽得最多的三大謬誤,是「飯後跑跳會患盲腸炎」、「講大話會掉大牙」、和「飯碗吃剩飯粒,將來會嫁痘皮佬」(雖然後者跟醫學不太有關係)。

事實上,盲腸炎成因是糞便阻塞盲腸導致發炎,與跑跳毫無關係,可是飯後運動卻會令胃部不適;掉大牙若不是自然更換恒齒,就是因為口腔不清潔而蛀牙;而在自由戀愛的社會裡,嫁不嫁痘皮佬純粹是個人選擇,跟小時吃飯習慣無關。那時雖然年紀小,卻也明白父母如此胡說,只是想我們不要亂跑、講大話、或浪費食物而已。

不過,有些醫學謬誤可以導致嚴重後果。例如當魚骨卡住喉嚨,根據傳統智慧,解決方法是喝醋(希望溶解魚骨)和吞白飯(企圖把魚骨拉落胃部),其實這樣做既無用又危險。哽骨後吞白飯,可能把骨頭進一步推入喉嚨肉裡,越插越深。正確做法是停止進食,看醫生做檢查;如有需要,就用內窺鏡把骨頭取出。

另一危險理論,是「發燒要焗出一身汗,很快就好」。出汗的確能暫時降低體温,但是若果用棉被包裹發燒幼兒,會阻礙身體散熱,甚至引致抽筋。應該讓幼兒穿著輕鬆衣服散熱,更換汗濕的內衣,用温水沐浴,以及在適時服用退燒藥。

談到出汗,想起近年很流行的一個誤解,認為出汗越多越能減肥,所謂要「燃燒脂肪」,其實沒有這回事。出汗後流失水分會令體重暫時下降,但喝水之後體重會回復,脂肪不會因高温而減少或「燃燒」。因此,關掉健身室冷氣,穿長袖衣服跳健康舞,甚至用保鮮紙包著身軀做劇烈運動,根本毫無意義;甚至可能因為太過悶熱,而不知不覺減少運動的時間和份量呢!

相關文章
作家•許嫣•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