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詳細方法和技巧,請看我的最新出版《醫生媽媽的升學心法,帶孩子直通理想小學》!)

女兒讀幼稚園的時候,我經常忙於上班,有時會用便條交談。

只要給孩子準備各種不同的便條紙、信紙信封、貼字、畫筆等,便能引導她們表達心意。

小女兒小時候,經常會在我上班時,寫張字條塞在我枕頭下,例如:「媽媽我愛你」、「媽媽你幾時回來?」、「媽媽我很想念你」、「今天我上學學了跳繩」。有時也會用英語和圖畫表達。

有一晚回到家裏,看見我的睡衣摺好放在床上,附上妹妹的一張字條:「媽媽,我替你接好睡衣了,你喜歡嗎?」

真是慶幸我把這些便條都留下來。將來無論如何,我都必須謹記她們是曾經多麼的愛我,並心懷感謝。

大女兒三歲半的時候,我給她寫了兩封信:

「親愛的女兒:媽媽要坐飛機去台灣工作。你要做好功課,明天給公公婆婆看。請你照顧妹妹,和幫妹妹讀信。我會打電話給你。我愛你。媽媽上。2016年12月9日。星期五。」

「親愛的女兒:今天是星期六,媽媽在台灣工作,我想念你。你要練習說《三隻小豬》的故事。晚上我會打電話給你。明天晚上,我會回來香港。媽媽上。2016年12月10日。星期六。」

這兩封信,有幾個效果:
(1)讓身在外地的我向女兒傳達關愛 。
(2)讓女兒認識書信的功用。
(3)提升閱讀能力。
(4)給女兒清晰指示,讓她知道這兩天要做什麼。
(5)讓她知道我幾時會回來,增加安全感。
(6)寫上日子和星期,教導時間觀念。

而我寫給未滿兩歲的小女兒的「信件」,則是圖畫和非常簡單的單字。我使用不同款式圖案的信封,加上卡通貼紙,以增加拆閱的樂趣。

我也鼓勵孩子寫便條給其他人,包括親友、老師同學、家中傭人、甚至毛公仔。這樣不但能培養幼兒的書寫能力, 更能增加與人溝通和表達自己的機會。

 

相關文章
作家•許嫣•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