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台訪問完結後,主持對我說:「太好了!你思路清晰,說話流暢,非常鎮定。我訪問過許多人,他們說到後來都會有些緊張,說錯了話,或者突然停下來。即使我初學做主持時,也會緊張得聲音抖震呢。很少見到像你這般泰然自若的人啊!」
主持不知道,我在訪問之前一星期都心煩氣燥,發噩夢、睡不好;訪問當天緊張得上吐下瀉,唇乾舌裂,手腳冒汗,在雪櫃般的空調裡濕透內衣。訪問一完結,得要找個安靜無人的角落,瑟縮半天。接後幾日,會長暗瘡、出白頭髮、厭食或暴食;除了上班,必須躲起來幾天不見外人,直至心情平復下來。
想不到吧?我一向是個極度膽小焦慮內向的人,連向人打個招呼都可以考慮半天。然而別人對我的評價,卻總是「聽你訪問聲線平靜,充滿自信,令人安心」、「在台上做司儀,淡定大方,說話得體」、「講課時信心十足,準備萬全,被質問時回應迅速而有條理」、「泰山崩於面前而不變色」。
我從小就長得一副「鎮定臉」,有個特長,就是即使多焦慮緊張,別人都看不出來;這是我從考獎學金面試時開始發現的。以後演講、見工、台上唱歌,明明是在崩潰邊緣一幾近昏厥,我卻知道別人以為我十分冷靜。我不是故意裝的;可能表情實在太遲鈍。我也想表達自己的焦慮,讓人幫助我照顧我,卻往往事與願違。
跟我初相識的人可能不覺得;但多跟我交談幾次,就很容易察覺到藏在我表面下的緊張匆忙和不安全感,還那偏激而固執的性格,以及讓人近乎崩潰的完美主義。
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不正常的。我曾聽人說過:「每個女性,不論如何豪爽、不拘小節,其實心底暗地裡也覺得自己「經常在崩潰的邊緣」,衹差半步就會發瘋;靠著甜品、買包包和講是非等,去抑壓著內心那個瘋子。」究竟是否真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