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一個閨蜜,認識二十多年了,有結婚沒有孩子,喜好是買東西。這些日子我們相聚增多,她常常鼓勵我不要衹顧著買東西給女兒,有時候要買些好東西來獎勵自己。

我告訴她,對我來說,shopping 是很勞累的事,一個家和兩個孩子的雜項物件實在太多了。我利用僅有的工餘時間四出奔波,去搜購最基本的東西:白鞋子、新校服、學校旅行小食、游泳衣、手工用的彩色卡紙、衣服上的小勾子、綁頭髮的髮圈、打風時貼的皺紋膠紙、AAA電芯、退燒藥、補充蔬菜麵包……還未買完,就已經筋疲力盡,購物清單上長期有未完成的項目,單是看到已經覺得疲倦,根本沒有精力和心情為自己去慢慢逛商場。你以為我還是二十歲嗎?

想起二十多年前,我們兩人下班後就四處閒逛,看遍了商場和街道小店的所有貨品,逐件衣服往身上試,什麼有用無用的都看個飽,結果把一大堆不在預算之內的可愛小物品買回家。那時工資不高,可以買的東西有限,可是我們卻很享受那種結伴閒逛的心情;有些「戰利品」閨蜜還留到今天,算是年輕時友誼的見證。

後來我結婚生孩子,忙到一塌糊塗,所以就沒有一起逛街了。直到最近我的女兒稍大,我又單身了,我們便有時間可以像年輕時見面聊天;然而閒逛的時間,我仍是非常有限。沒有孩子的人未必明白,當我一個人要為三個人 shopping 的時候,那麼shopping就不再是享受,而是負擔了。作為一個家長,要買的東西實在太多,既要考慮迅速成長的女兒能夠使用多久,又要逐件考慮家裏是否已經有類似的東西;如果買了重複的,又會令家中多一件雜物處理。別說有沒有錢,就算給我萬貫家財,我也沒有精力去買這樣買那樣。

當然閨蜜一心是為我好,提醒我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。這些日子,我也逐漸注重生活上的細節,例如在家裏煮咖啡、浸浴、插花等。可單是這幾項,購物清單又爆發式地增長,我哪裡去找 shopping 的時間和精力呢?

相關文章
作家•許嫣•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