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房間,有一張任誰看見都想馬上躺下去的舒服大床,被鋪整潔,從不放雜物,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床上滾來滾去。
我的房間有一張圓形的桌子,雖然不大,卻沒有擺放任何東西;誰都可以隨時坐在桌邊,面向著房間的任何一個方向,看書、畫畫、做功課、看電腦、開網上會議。
我的房間有一個寬闊的窗台,窗外微風習習,是一大片翠綠寧靜的山谷,還可以遠遠眺望到鬧市的角落。窗台上也沒有雜物,只放一張有靠背的軟褥椅子,任何人都不會介意坐在窗台上,悠閒地放鬆半小時。
我的房間地上,有一個很可愛的豆袋,孩子看見了一定會搶著坐,然後就不願再起來了。
這樣的房間,門是敞開的,小女兒隨時進出。大女兒則一天大部份時間留在自己睡房,但她臨睡前,總會走進我的房間,躺在床上或豆袋上發一會兒呆,輕鬆地做自己,並跟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些生活瑣碎事。
不管是誰走來我的房間,我都會先放下手上的工作和手機,聽她們想說些什麼。如果她們進來只是想在我床上滾動、或翻閱我書架上的書,我也不會去問她們問題,讓她們自由活動(除非我真的有要緊工作正進行中,不容打擾)。
有些父母投訴,孩子進入青春期後,就整天把自己關在房裡,不再跟父母談天。甚至有父母立下規矩,強迫孩子每天必須有幾多個小時待在客廳、不准用手機、「強制性跟父母聊天和相處」。結果是,原本應該是讓人放鬆的家,變成了孩子最感到壓力的地方。
隨著孩子成長,父母要創做一個清淨放鬆的家居環境,一個讓孩子們可以做自己、不會被追問、不會被批評的空間。這樣孩子才會有歸屬感和安全感,而不會天天想著要逃離家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