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舒說:「在國泰民安不打仗不饑荒的時候,生活快樂是很重要的。」
人總在追求快樂。不論是財富、名譽、權力,還是親情、愛情、友情;不論是吃喝玩樂,抑或是冥想、接觸大自然、閱讀和思考;人類的每一個行為,都是以獲得快樂為目標。
在醫學角度,身體內有四樣俗稱「快樂荷爾蒙」的物質;只要提升體內這幾種物質,就會有幸福快樂的感覺。
(1)血清素(Serotonin)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,使人感到幸福愉悅,而且它是長效的。許多抑鬱症患者,醫生都是給予血清素去幫助他們渡過艱難的情緒階段。怎樣才能令身體持續分泌血清素、以及對血清素有理想的接收和反應呢?研究顯示,充足的睡眠、早睡早起、曬太陽、健康飲食、充足運動,以及減少生活裡各種壓力,就能夠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血清素效果。
(2)多巴胺(Dopamine)是另一種神經傳道物質,在腦部的「獎勵系統」中發揮重要作用,能令人興奮、專注力集中,不過作用比較短暫。當慾望被滿足的時候,就會產生多巴胺。對於一般人來說,音樂、美食、購物、閱讀等好東西,都有效令多巴胺分泌;有些人則需要刺激性較高的活動,如跳傘、滑水、賽車。可是,多巴胺與「成癮」有密切關聯,例如吸毒和吸煙上癮,是因為人對多巴胺的過度釋放產生依賴。我們應該找出適合自己的活動,但絕對不能倚靠煙酒等成癮活動去為自己提供多巴胺。
(3)腦內啡(Endorphin)是一種能夠減少痛楚、緩解焦慮、增強自信心的化學物質;跟多巴胺不一樣的地方,是它在「壓力」之下才會釋放。因此,要得到腦內啡,一定要主動去活動,而不是靠外在的刺激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運動。許多人願意持續運動,是因為腦內啡帶來的情緒好處,增加了運動的動機。
(4)催產素(Oxytocin) 是一種令人感到放鬆和舒適的荷爾蒙。提到催產素,學者們都「顧左右而言其他」,衹說女性在生孩子和餵哺母乳的時候會產生催產素(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母親對餵哺母乳特別積極)。其實日常要得到催產素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有良好的性生活;不過因為社會禁忌,大家經常故意忽略這個話題。事實上,良好的性生活,同時也會讓身體分泌血清素、多巴胺和腦內啡。
從以上可見,要得到快樂其實並不困難,只需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、睡眠充足、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小確幸、做運動、有良好的性生活,這些幾乎人人都可以做得到;與其說是跟財富有關,倒不如說是跟「認知」和「自律」成正比。由今天開始,培養認知和自律,令自己每天都擁有「快樂荷爾蒙」,幸福快樂垂手可得!